◎星聲
本次縣“兩會”期間,縣委主要領導先后赴江背、路口、湘龍、黃興四個代表團參加分團審議。在黃興代表團,其著重對中央提出的“干部敢為、地方敢闖、企業敢干、群眾敢首創”的“四敢”精神進行了認真傳達和詳細闡述。
在黃興代表團,縣委主要領導提此“敢”字,恰如其分,分量千鈞。
“敢”是黨性教育。辛亥革命先驅黃興先生勇猛而篤實,“敢死隊長”名揚天下。黃興鎮還是“鐵甲元勛”許光達的家鄉。將軍戎馬一生,身上激蕩著一種舍我其誰、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。將軍戰功赫赫,卻三讓軍銜。其赤膽忠心、高風亮節,毛主席也感佩。這種黃興之“敢”意味著什么?是血性,更是格局!
“敢”是干部畫像。黃興鎮是干部鐵軍的搖籃,歷任班子政治過硬、作風過硬、能力過硬,一貫有著“攻堅克難、鼎新革故、敢打敢拼”的優良傳統。如今的黃興干部隊伍,有勇有謀有韌,征地拆遷、項目建設、疫情防控……沒有攻不下的陣地,沒有啃不下的骨頭。這種黃興之“敢”意味著什么?是氣質,更是戰力!
“敢”是戰斗動員。黃興鎮是長株融城樞紐、長沙開放高地,地位獨特,責任重大,任務艱巨,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。把黃興發展好了,星沙也就發展好了。強調“敢”字,是希望黃興的干部走路一陣風,干事往前沖,奮勇立新功。這種黃興之“敢”意味著什么?是表率,更是擔當!
眾所周知,黃興鎮有一地,叫敢勝。在此地說“敢”,用意很明顯:惟有“四敢”才能致勝,惟有敢勝,方能長勝!